NEWS DETAIL

新闻详情

Seek the TRUTH of Life

科宝董事长朱仁明先生接受《东方早新闻》采访后记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科宝智慧医疗

2015年5月15日,科宝智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明先生就关于张江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话题接受了《东方早新闻》记者的采访:

在浦东开发的版图中,作为后起之秀的张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药物研发机构最多、创新实力最强的区域,有着“张江药谷”的美誉。据统计,张江的新药临床申请获批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在全国每年一类创新药中,每三个就有一个来自张江。包括诺华、阿斯利康等一批知名药企在这里扎堆,全球医药50强中有14家在张江设有研发中心或总部。那么,张江是怎么集聚起这么多中外药企攀上国内高峰的?

“张江做医药这块,可能是全国第一块牌子了。国际上几个大公司,99%就在上海,罗氏、礼来、诺华都在上海都在张江,就一个公司在北京,这个效应是很大的。

到目前,张江已集聚500多家药企,各种规模。张江的吸引力在哪里?因为从园区规划之初,张江就根据医药研发、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在生物大分子靶标、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产业化各个环节,搭建起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总共有近100个,由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外药企搭建。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兰忠说,哪怕是背着书包的创业者,只要有想法,就能在这里找到平台对接,能有地方做事,综合研发成本最低。

“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多政府搭的平台为他服务。就什么意思,我背着书包到张江真的可以做到的,现在我再夸张点,书包可以不背,试剂可以配送,什么试验都做好了,关键他出来东西还有人买。

科研讲究氛围,张江不仅有硬件,更有软件,集聚起一大批优秀的海归以及国内培养的专业人才。徐耀昌博士3年前离开外企,在豪森医药研发中心担任总经理,这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药企,做仿制药起步,当企业迈出创新药步伐时,特地把研发中心落在张江。

“我们需要的人可以在这里找得到。比如说这个实验很困难,一般人做不了,但在张江就找得到。

“张江药谷”要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是他们的梦想,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科宝智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创新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朱仁明说,他的团队主攻体液细胞诊断,落户张江仅3年,已经取得6项国际专利,业务拓展和营业额翻了一番,但是要取得更大的发展,还受制于很多政策和制度的瓶颈,需要做顶层设计,这还不是张江、不是浦东、甚至不是上海自己能做到的。

他仅以试剂为例:“一些试剂有效期很短,从厂里出来48小时就要过期了,我们文件早就准备好了,但是由于通关的效率、流程造成很慢,等他通好关已经没用了,我们不要了,造成很大浪费。”

据王兰忠介绍,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随着上海自贸区扩区,张江正抓紧研究依托“双自联动”,争取更大突破,包括加快推进生物制药CMO代工试点,在张江设立国家新药审评分中心。

摘自生物探索